务实有效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 凝心聚力共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刘西林在政协铜川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登)

字数:2735 2025-02-08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一年来,在中共铜川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紧扣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壮大“三大产业集群”,实现“九个大幅提升”,务实有效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凝心聚力共促经济社会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始终把牢正确方向,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有力。常态化抓好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等48次,举办市政协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宣讲16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深化内化转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共铜川市委全面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市委常委会听取政协工作汇报、研究政协协商计划,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参加政协重要会议、批示协商成果,给予政协大力支持。市政协党组向市委请示报告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14次,班子成员圆满完成市委交办的煤矿安全生产、河湖长制、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任务。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实施,推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入脑入心。坚持以案促学、以训助学,围绕“六大纪律”组织研讨交流8次,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党课双讲”12场次,开展警示教育6次,切实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围绕中心建言资政,服务转型发展更加有效。精心组织重点协商议政。全年开展重要协商活动11次,形成高质量协商成果10篇,提出意见建议600余条,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24次。围绕“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高质量推进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开展协商,为民生福祉改善贡献政协智慧。着力增强调研监督实效。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建材与先进陶瓷产业链补链强链、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照金红色资源整体保护传承,促进特色旅游名镇建设”开展调研、视察督查、对口协商。发挥提案信息重要作用。多种形式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推动177件立案提案如期办复,关于在我市医院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服务的提案得到较好办理落实,赢得广大群众热议点赞,并在全省推广。采取“一规范七加强”举措提升信息工作质效,《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水平》的信息得到省委书记赵一德同志批示。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全省政协系统排名第一,被省政协评为先进集体。

  广泛凝聚各界共识,团结奋斗合力更加强劲。促进合作共事深化共识。组织党派团体联合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监督,加强沟通联络,注重在视察考察、调查研究等工作中凝聚共识。围绕“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开展对口协商,进一步提升我市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质效。加强团结联谊增进共识。围绕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开展9项活动,围绕“进一步加强‘西安都市圈’文旅互融互通”开展专题调研。发挥市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作用,帮扶困难家庭大学新生31名、慢性病患者16名,为学校捐赠图书、物品等。服务保障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来铜调研4次,接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阳市等政协来铜考察调研11批300余人次,扩大铜川“朋友圈”。

  着力加强功能建设,协商民主优势更加凸显。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施办法,引导委员结合自身专长、工作实际深入界别群众,关切群众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制定视察考察调研组织协调工作办法,作出规范,有效减轻基层负担、提升调研质量。制定委员工作室分类建设和制度化运行实施办法,明确职能定位、活动内容等,推动委员工作室更好发挥功能作用。强化机制建设。建立市政协“三联系”工作与“四下基层”制度有效衔接机制,主席、副主席联系界别198次,专门委员会联系部门105次,委员联系界别群众1000余人次,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工作。建立协商课题调研前集体学习、联系指导委员工作室工作机制,健全半年和年度工作报告机制,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完善履职平台。建成市政协中医药行业委员工作室,调整优化民进、特邀界委员工作室,围绕产业发展、养老服务等开展活动22次。进一步融入和用好“秦商量”协商议政平台,组织市区(县)两级政协430余名委员线上互动协商,发言献策480余条。

  持续提升能力水平,履职尽责根基更加坚实。加强学习教育培训。践行“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邀请市委书记、省政协专家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为市政协作专题辅导,促进委员知情明政、增强本领,涵养为国履职之心,提升为民尽责之能。举办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履职能力提升、新闻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等培训班4期,开展机关干部业务能力“大提升”活动8次。加强委员服务管理。深化市政协“围绕中心工作,履职‘六个一’,争当‘四好’委员”活动,引导委员提交提案257件,撰写社情民意信息1150篇,提供文史资料221篇,办惠民实事1000余件,通报表扬优秀市政协委员20名,有效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依托“9·21”委员活动日,组织委员开展文艺下乡、科技助农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委员政治责任感。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市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铜川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在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持续发力。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团结引领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