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文章字数:1237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 (通讯员 黄小晏 张培培)2024年以来,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市救助管理站切实发挥好“兜底线、救急难”的工作职责,坚定履行“全年365天在岗、24小时在线”守护模式,牢牢站好民生兜底“第一哨岗”,以保民生、暖民心的实际行动,织牢织密救助兜底保障网,绘就了“格外温暖、格外亮眼”的民生幸福底色。
据统计,全年共救助、接待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77人次,出动车辆巡查96次,出动巡查人数384人次,联合区县民政、城管、公安巡查共12次,发放救助手册1000份、救助联系卡1500张、救助宣传彩页5000张。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救助战斗堡垒。市救助管理站以“党建领着民生干、民生跟着民声走”为引领,开设“周一学习课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倾力打造服务型党支部,创建“党建+救助”服务品牌,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引领民生工作深入发展,确保民生服务紧贴民众需求,将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受助者心中。全年共组织集中学习50余次,讨论交流4次,知识测试2次,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1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1期,支部书记主讲专题党课6次,组织开展了学习身边先进典型、“四问三比”等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救助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提升服务质效,兜牢民生保障底线。2024年,市救助管理站加强业务学习,组织业务骨干赴汉中、宝鸡开展交流学习,结合街面巡查、安全防范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情况,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及“大比武、大轮训、大练兵”系列学习活动,细化救助服务工作流程,规范救助服务细节,加强救助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管理,定期排查工作机制、安全设施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建立定点巡查机制,强化街面巡查力度;扎实开展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等“三大活动”;拓宽救助渠道,设立24个“爱心救助引导点”,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救助服务,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优化关爱举措,突出未保工作特色。2024年,市救助管理站加大对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力度,针对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未成年人特点,组织开展了更有针对性的“游学心体验 童行向未来”研学、“相伴成长 筑梦远航”红色传统文化夏令营、“精准关爱 筑梦未来”送桌椅暖童心、困境儿童入户走访、2024年壹基金“温暖包”发放及孤困儿童“寒冬送温暖”行动等各类未成年人关爱活动20余场次,参与儿童600余名。工作更有力度、更显温度、更具厚度,实现以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精神”“生活+心理”转变,从保生存、保安全向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转变,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大格局,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健康成长。
如今,一项项救助政策落实落地,一个个救助故事温暖人心,一幅幅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市救助管理站将一如既往发挥好救助工作救急难、兜底线、保民生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区域中心站试点工作,不断提升救助服务质量和效能,增强受助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统计,全年共救助、接待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77人次,出动车辆巡查96次,出动巡查人数384人次,联合区县民政、城管、公安巡查共12次,发放救助手册1000份、救助联系卡1500张、救助宣传彩页5000张。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救助战斗堡垒。市救助管理站以“党建领着民生干、民生跟着民声走”为引领,开设“周一学习课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倾力打造服务型党支部,创建“党建+救助”服务品牌,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引领民生工作深入发展,确保民生服务紧贴民众需求,将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受助者心中。全年共组织集中学习50余次,讨论交流4次,知识测试2次,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1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1期,支部书记主讲专题党课6次,组织开展了学习身边先进典型、“四问三比”等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救助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提升服务质效,兜牢民生保障底线。2024年,市救助管理站加强业务学习,组织业务骨干赴汉中、宝鸡开展交流学习,结合街面巡查、安全防范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情况,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及“大比武、大轮训、大练兵”系列学习活动,细化救助服务工作流程,规范救助服务细节,加强救助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管理,定期排查工作机制、安全设施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建立定点巡查机制,强化街面巡查力度;扎实开展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等“三大活动”;拓宽救助渠道,设立24个“爱心救助引导点”,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救助服务,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优化关爱举措,突出未保工作特色。2024年,市救助管理站加大对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力度,针对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未成年人特点,组织开展了更有针对性的“游学心体验 童行向未来”研学、“相伴成长 筑梦远航”红色传统文化夏令营、“精准关爱 筑梦未来”送桌椅暖童心、困境儿童入户走访、2024年壹基金“温暖包”发放及孤困儿童“寒冬送温暖”行动等各类未成年人关爱活动20余场次,参与儿童600余名。工作更有力度、更显温度、更具厚度,实现以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精神”“生活+心理”转变,从保生存、保安全向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转变,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大格局,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健康成长。
如今,一项项救助政策落实落地,一个个救助故事温暖人心,一幅幅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市救助管理站将一如既往发挥好救助工作救急难、兜底线、保民生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区域中心站试点工作,不断提升救助服务质量和效能,增强受助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